《燕云十八骑幽冥劫》男女主角罗艺沈鸢,是小说写手无心求至道所写。精彩内容:公元617年,隋末烽火。幽州总管罗艺麾下有一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奇兵——“燕云十八骑”。他们身披玄铁黑甲,面覆厉鬼面罩,白昼潜踪,夜出杀人。突厥三十万铁骑三次叩关,三次在阴山以北的同一夜尽数失踪,连尸骨都不曾留下。史书只写:“突厥大惧,不敢南牧。”却无人知道,十八骑并非十八人,而是十八具“活人尸”;他们所使用的也并非凡间刀兵,而是封印在幽州地脉深处的“冥狱十八器”。
《燕云十八骑幽冥劫(罗艺沈鸢)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燕云十八骑幽冥劫(罗艺沈鸢)》精彩片段
12025 年 8 月 3 日,星期日,立秋前第西天。
北京城的暑气像一层黏稠的沥青糊在皮肤上,夜里十一点半,昌平回龙观一间 27 层的 LOFT 里,空调机发出垂死般的嗡鸣。
顾长安把最后一块数据硬盘塞进防震包,正准备关灯,门铃响了——不是楼下大门,是楼上自家门口。
可视门铃一片雪花噪点,像被谁用指尖抹花了镜头。
快递员没说话,只把一个小号顺丰冷运箱放在脚垫正中,转身就走。
箱面贴了两张标签:一张是”生鲜急件“的蓝色冷链标识,另一张则是手写朱砂字——”拒收即死“。
顾长安愣了两秒,先把箱子拖进屋,再探头看走廊。
声控灯早灭了,电梯间空空荡荡,只有防火门还在轻轻摇晃,像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开。
2拆箱过程用了整整三分钟。
第一层是真空冰袋;第二层是 5 cm 厚的聚苯乙烯保温层;第三层是一整块黑色海绵,中间挖了槽,槽里躺着一个 20 ml 玻璃冻存管,外加一只小号牛皮纸信封。
冻存管里是一截人类的末节指骨,长度不到 2.5 cm,表面被仔细打磨过,露出象牙般的质地。
管壁外侧贴着打印标签:”样本编号 Y-2025-08-03-A;采集部位:右手食指远节;送检人:匿名;低温-20℃保存“。
信封是 80 g 牛皮纸,触感像旧式档案袋。
封口处没有胶,只有一滴干涸的暗褐色血迹,边缘呈放射状裂纹。
顾长安用镊子挑开封口,抽出里面的东西——一张对折的宣纸,展开后 32 开大小,纸质泛黄,纤维里夹着极细的银丝。
纸上用毛笔竖写五行字:若想终止,以血亲祭。
幽州债,千年偿;狼神醒,十八归。
指骨为凭,血书为约。
七日内无祭,则永夜始。
收信人:罗艺后裔。
字迹是行草,转折处带着刀劈斧削的杀气,墨色却发乌,像掺了铁锈。
顾长安把纸举到灯下,看见纤维里隐隐流动的暗红——那不是墨,是血。
3凌晨 0 点 19 分,沈鸢被电话吵醒。”
你最好马上过来,“顾长安的声音在电流里失真,”我收到了一根骨头,可能真是罗艺的。
“沈鸢住在顺义天竺,离顾长安 35 公里。
她挂了电话,把睡衣外套往机车皮衣里一塞,拎起工具箱就下楼。
电梯下到负二层时,她才想起自己没戴头盔,于是给王陆铮发了条微信:”昌平集合,有活。
“王陆铮回得很快:”十五分钟,上京承。
“4凌晨 1 点 40 分,回龙观 LOFT 的客厅地板被改造成临时解剖台。
沈鸢戴上 3.5 倍手术放大镜,用一次性骨凿刮取指骨表面附着物。
肉眼看起来光滑的骨质,在放大视野里布满细密的蜂窝状小孔,孔口有极薄的釉质层——”这不是自然风化,“她低声说,”是人工浸釉,用松脂混合了动物胶,再高温封护。
“”封护什么?
“王陆铮抱着手臂站在窗边,背肌把 T 恤撑得鼓起。”
气味。
“沈鸢把骨凿递到鼻尖,”松脂里掺了朱砂、乳香、没药,典型的隋唐时期‘封魂料’,用来掩盖尸骨的阴腐味,也方便长途运输。
“顾长安没参与讨论,他正把骨头的 3D 扫描数据上传到笔记本电脑,用 Geomagic 进行点云配准。
十分钟后,软件弹出一个警告框:”样本表面存在异常高浓度羟磷灰石结晶,推测死亡时间距今 1380—1420 年。
“”误差不超过三十年,“顾长安把屏幕转向两人,”正好卡在隋唐之交。
“5DNA 检测比想象中更快完成。
沈鸢的师兄在昌平生命科学园有一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凌晨 3 点,他们刷脸进了实验室。
指骨表面先用 75% 酒精擦拭,再经紫外灭菌 30 秒,最后放进 SPEX 6875 冷冻研磨机。
研磨后的骨粉用 QIAGEN 试剂盒提取 DNA,全程在超净台完成。
PCR 扩增靶点是 Y-STR 和 mtDNA HVⅠ区。
六个小时后,电泳图谱出现在屏幕上:Y-DNA 单倍群 C-F1756,下游突变 F3783+,与 2021 年《Nature》发表的”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古 DNA 样本完全匹配——那座墓的墓志铭主人,正是北齐骠骑大将军、隋末幽州总管罗艺之祖父罗达。
mtDNA 单倍群 D4b1a,与辽宁喇嘛洞鲜卑墓地 2 号墓主母系同源。”
骨骼性别鉴定为男性,死亡年龄 45—50 岁,身高推算 183 cm,右侧食指曾受锐器劈砍伤,骨痂形成后二次断裂……“沈鸢摘下护目镜,”所有数据指向同一个人——罗艺。
“6血书的墨迹鉴定却陷入僵局。
宣纸纤维的银丝是唐代”洒金笺“工艺,但墨迹的 DNA 检测结果令人头皮发麻:- 红细胞完全裂解,血红蛋白呈 α-α 二聚体,死亡时间超过 72 小时;- 白细胞基因组比对显示,与指骨样本的 STR 位点完全一致;- 换句话说,写字的血,就是罗艺自己的血。”
这不可能,“顾长安盯着报告,”罗艺 1400 年前就死了,血怎么可能新鲜到能被 PCR 检出?
“沈鸢没回答,她正用毛细管电泳分析血书背面的一粒微斑。
三分钟后,她抬起头:”除了人血,还有狼血——Canis lupus,华北亚种,线粒体序列与 2023 年乌兰察布雪夜袭击牧民的‘独眼狼王’ 100% 吻合。
“7上午 9 点 27 分,王陆铮把匿名快递的顺丰底单拍照发进了一个退役特种兵微信群。
十分钟后,有人回复:”单号是假的,顺丰冷运系统里没有这条记录。
“又过五分钟,另一个在顺义机场做地勤的战友私信:”昨晚 23:15—23:25,T3 航站楼监控拍到一名穿顺丰工服的女人,手里提着同款冷运箱,但她没走货运通道,首接进了女厕所,再也没出来。
“王陆铮把监控截图放大,女人戴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下半张脸——嘴角有一颗黑色痦子,像一粒风干的羊粪。
8中午 12 点,三人驱车去了丰台花乡旧货市场。
血书上的”洒金笺“不是普通古董,北京能买到的渠道屈指可数。
沈鸢认识一个专卖老纸的贩子老赵,当年帮她搞到过乾隆内府仿明纸。
老赵的摊位在 B3 区,卷帘门半掩,门口停着一辆京牌皮卡,车厢里堆满拆封的快递箱。”
银丝洒金?
有,上周刚出掉一刀。
“老赵用指甲弹了弹烟灰,”买家是个女的,戴墨镜头巾,嘴角有颗痦子,付的现金,没留电话。
“”纸从哪儿收的?
“”通州张家湾,拆迁工地,一整个紫檀木书箱,里头除了洒金笺,还有这个。
“老赵从柜台下摸出一块铜符,巴掌大,上刻”幽州债“三字,背面是狼头纹,铜绿间嵌着干涸的血迹。
王陆铮把铜符翻过来,狼头右眼是空的,像被谁生生剜去。
他忽然想起指骨 3D 扫描里,罗艺右手食指远节确实缺了半截——缺失的骨头,会不会就是狼头右眼?
9下午 3 点,顾长安接到国家图书馆古籍部电话。”
顾老师,您上周调阅的《阴山雪夜图》残卷,今早被人匿名归还了,但卷尾多了一行字,您最好来看看。
“那幅残卷是北宋摹隋代李昭道的手卷,描绘大业十三年阴山之役。
原本画面在突厥可汗金帐被踏破处戛然而止,现在却多出三寸留白,留白处用朱砂写着:”第七日午夜,景山寿皇殿屋脊,玄冥镜候主归。
“字迹与血书同源。
10傍晚 6 点 45 分,三人回到 LOFT,把今天所有线索摊在茶几:- 指骨:确认罗艺本人,死亡 1400 年却保存完好;- 血书:罗艺的血 + 2023 年的狼血,写在唐代洒金笺上;- 铜符:狼头缺眼,疑似对应指骨缺损;- 快递:假顺丰,女快递员嘴角有痦子;- 残卷:新增字迹预告第七日午夜。
王陆铮打开投影,把女快递员截图与铜符狼头并置,用 PS 做了重叠比对——狼头缺失的右眼位置,正好对应女人痦子。”
不是巧合,“他低声说,”有人在用 1400 年前的骨头和血,给 1400 年后的我们递战书。
“11夜里 9 点 12 分,沈鸢的手机弹出一条推送:北京地震台网8 月 3 日 21:10:33,昌平区小汤山镇(北纬 40.2°,东经 116.4°)发生 M1.7 级地震,震源深度 0 千米。
经初步判定,属塌陷型非天然地震,请市民不必恐慌。
塌陷位置,正是他们凌晨去过的生命科学园地下实验室。
沈鸢脸色煞白:”DNA 样本还在离心机里……“12夜里 9 点 30 分,顾长安在阳台抽烟,烟头的红光在 27 层高空忽明忽暗。
他想起血书末尾那句”收信人:罗艺后裔“。
顾这个姓,族谱上溯到明初,再往前断代。
但母亲临终前说过,顾家祖上是从幽州迁来的,祠堂里供过一块无字牌位,牌位背面刻着小小一行:”幽州罗氏,不敢忘。
“烟头燃到滤嘴,烫了他的指尖。
顾长安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罗艺的”血亲“——而今天是收到指骨后的第西天,离第七日午夜,还剩 72 小时。
13夜里 10 点整,LOFT 的灯同时闪了三下。
三人同时回头,看见茶几上的冻存管自己立了起来,管盖”啪“一声弹开,那截指骨滚到铜符狼头右眼缺口处,严丝合缝。
下一秒,铜符背面渗出新鲜血液,顺着茶几木纹流淌,拼出一行新字:”血亲己至,祭台将启。
“灯光再次闪动时,铜符和指骨同时消失,只剩冻存管孤零零地转着圈,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拨弄。
14窗外,立秋前的最后一阵热风掠过北京上空。
回龙观 27 层的玻璃幕墙外,一只独眼的乌鸦落在空调外机上,嘴里衔着一块小小的、染血的铜片。
铜片上,狼头右眼的位置,己被一枚人类指骨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