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作家“昆左的古凶灵”的优质好文,《时光之吻,岁月为证》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林星辰苏月华,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一九九八年的夏天,空气里弥漫着樟树的清香和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六岁的林星辰站在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前,看着工人们将一件件比他个子还高的红木家具搬进屋里。他穿着小海军衫,皮肤白皙,眼睛亮晶晶的,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
“星辰,别跑远,当心磕着!”母亲温柔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知道啦!”林星辰嘴上应着,小脑袋却好奇地四处张望。这条名叫“槐安巷”的胡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探险之地。目光掠过隔壁那家略显陈旧的院门时,他停顿了一下。那家的门虚掩着,门口的石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角边种着一丛茂盛的月季花,开得正艳。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那扇旧木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淡黄色小裙子的小姑娘探出头来。她手里抱着一个有些旧的布娃娃,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几分怯生生和更多的探究,落在了这个新来的邻居身上。
那就是五岁的苏月华。
两个孩子的目光在夏日的空气中相遇,没有言语,只有纯粹的好奇。林星辰天生不怕生,他咧嘴笑了笑,露出掉了一颗门牙的豁口。苏月华愣了一下,没有笑,反而像受惊的小兔子,微微缩了缩脖子,但没有把门关上
《《时光之吻,岁月为证》林星辰苏月华_(时光之吻,岁月为证)全集在线阅读》精彩片段
一九九八年的夏天,空气里弥漫着樟树的清香和知了不知疲倦的鸣叫。
六岁的林星辰站在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前,看着工人们将一件件比他个子还高的红木家具搬进屋里。
他穿着小海军衫,皮肤白皙,眼睛亮晶晶的,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
“星辰,别跑远,当心磕着!”
母亲温柔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知道啦!”
林星辰嘴上应着,小脑袋却好奇地西处张望。
这条名叫“槐安巷”的胡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探险之地。
目光掠过隔壁那家略显陈旧的院门时,他停顿了一下。
那家的门虚掩着,门口的石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角边种着一丛茂盛的月季花,开得正艳。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那扇旧木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淡黄色小裙子的小姑娘探出头来。
她手里抱着一个有些旧的布娃娃,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几分怯生生和更多的探究,落在了这个新来的邻居身上。
那就是五岁的苏月华。
两个孩子的目光在夏日的空气中相遇,没有言语,只有纯粹的好奇。
林星辰天生不怕生,他咧嘴笑了笑,露出掉了一颗门牙的豁口。
苏月华愣了一下,没有笑,反而像受惊的小兔子,微微缩了缩脖子,但没有把门关上。
“星辰,来,吃西瓜了!”
林父端着一盘切好的红瓤西瓜走出来,声音洪亮。
他是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脸上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爽朗笑意。
他顺着儿子的目光也看到了隔壁的小姑娘,立刻热情地招呼:“哟,这是隔壁家的小姑娘吧?
来来来,一起吃西瓜!”
苏月华犹豫着,回头望了望院里。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温文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是苏月华的父亲,一位本地高中的语文老师。
“苏老师,正好正好,快来尝尝西瓜,刚冰镇好的!”
林父赶紧招呼。
苏老师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谦和的笑容:“林老板太客气了,刚搬来,一定很多事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哎,远亲不如近邻嘛!
以后就是邻居了,千万别客气。”
林父说着,拿起一大块西瓜,不由分说地塞到有些手足无措的苏月华手里,又拿了一块递给林星辰,“星辰,带着小妹妹一起吃。”
大人们在门口寒暄起来,内容无非是“以后多多照应”之类。
林星辰捧着西瓜,走到苏月华面前,把手里最大最红的那一块递给她:“给你,这块甜!”
苏月华看了看手里己经被塞满的西瓜,又看了看林星辰真诚(虽然缺了门牙有点好笑)的脸,终于小声地说了第一句话:“我……我有了。”
“那你吃两块!”
林星辰丝毫不觉得有问题,执意要给她。
他觉得这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像他画册里的瓷娃娃,得小心对待。
最终,苏月华一手抱着娃娃,一手拿着一块西瓜,不知如何是好。
林星辰灵机一动,把自己的西瓜放在旁边干净的石阶上,然后接过她手里那块,说:“你先吃,我帮你拿着娃娃!”
就这样,在两家大人友好的交谈声中,两个孩子在梧桐树的荫凉下,完成了第一次“不平等”的西瓜交易。
苏月华小口小口地吃着西瓜,汁水染红了她的嘴角,她偷偷抬眼打量这个热情得过份的新邻居。
林星辰则像个得胜的小将军,抱着那个旧娃娃,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搬家的喧嚣持续了几天。
林星辰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去找隔壁的苏月华玩。
苏月华的家与林家的崭新气派完全不同。
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老梨树,树下有石桌石凳,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
屋里最多的就是书,整整两面墙的书柜,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苏月华的妈妈是医生,平时工作忙,家里大多时候是苏老师和她。
林星辰发现,苏月华和他认识的所有女孩子都不一样。
她不像幼儿园里的那些女孩喜欢大吵大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要么看小人书,要么给布娃娃缝小衣服,要么就坐在小板凳上听她爸爸读古诗。
她有很多奇妙的念头,会用草叶编小蚂蚱,会对着梨花自言自语。
起初,苏月华对这个风风火火的邻居有些招架不住。
林星辰会拉着她去爬树(虽然她只敢在下面看),会把抓来的天牛放在她面前吓她(结果被她用树枝轻轻拨开),会大声讲他想象出来的冒险故事。
但很快,苏月华的“静”慢慢渗透了林星辰的“动”。
他会安静下来,听苏老师讲那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会学着苏月华的样子,观察蚂蚁搬家一看就是半天;当林星辰因为拼不出复杂的模型而烦躁时,苏月华会默默地递上一杯水,或者用她细声细气的声音说:“星辰哥哥,慢慢来。”
一种奇妙的互补在他们之间形成。
林星辰是苏月华安静世界的一扇窗,带给她外面阳光下的热闹和冒险;而苏月华则是林星辰精力过剩时的一个港湾,给予他宁静和细致的陪伴。
一天下午,两个孩子坐在梨树下玩林星辰的新玩具——一个铁皮青蛙。
林星辰上足了发条,青蛙在地上“呱呱”地跳起来,逗得苏月华抿着嘴首笑。
“月华,”林星辰突然很认真地说,“以后我保护你!
谁要是敢欺负你,我就把他打跑!”
苏月华看着他攥紧的小拳头,眨了眨眼,轻声说:“我爸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林星辰挠挠头:“那……那我就跟他讲道理!
讲不通再打!”
苏月华终于“噗嗤”笑出声来,眼睛弯成了月牙。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用漂亮糖纸包着的水果糖,递给林星辰:“给你吃。
谢谢你。”
那是林星辰觉得最甜的一颗糖。
然而,孩童世界的无忧无虑,并非真的与成人世界完全隔绝。
偶尔,林星辰也能感受到两家之间那层微妙的、看不见的差异。
林家时常有客人来访,多是开着轿车、穿着西装的生意人,家里会摆上丰盛的酒菜,谈笑风生,话题总离不开“项目”、“资金”、“赚钱”。
而苏家则总是安静的,来往的多是苏老师的同事或者学生,清茶一盏,谈的是学问、诗词和时局。
有一次,林父在家宴请重要客人,声音很大,甚至划起拳来。
吵闹声传到了隔壁。
林星辰正和月华在院里看图画书,他看到苏老师从书房窗口微微蹙眉看了一眼林家方向,然后轻轻关上了窗户。
那天晚上,林星辰听到父母在房间里低声说话。
母亲的声音带着些担忧:“……是不是太吵了?
影响苏老师看书了……”父亲不以为意:“哎,做生意嘛,应酬难免。
苏老师是文化人,能理解。
再说了,我们林家靠本事吃饭,堂堂正正。”
还有一次,林星辰拿着一盒进口的巧克力去找月华,恰巧听到苏妈妈在温和地教导月华:“……林家是做生意,我们家是读书,不一样。
别人给的好东西,要知道感谢,但不能总想着要。
我们苏家的孩子,要有风骨。”
“风骨是什么?”
小月华不解地问。
“就是……人穷志不短,要靠自己。”
苏妈妈摸了摸女儿的头。
林星辰站在门口,似懂非懂。
他隐约感觉到,自己和月华之间,除了性别和性格的不同,似乎还有别的什么东西隔着。
那东西不像院墙那样具体,却真实存在。
盛夏的夜晚,槐安巷的邻居们喜欢在巷口的大槐树下乘凉。
大人们摇着蒲扇,聊着家长里短。
孩子们则追逐嬉戏,或者围坐在老人身边听故事。
这个晚上,话题不知怎的就绕到了两个孩子身上。
“林老板,你们家星辰真是聪明伶俐,将来肯定有出息!”
一位邻居大妈夸赞道。
林父脸上有光,哈哈一笑:“这小子,皮是皮了点,脑子还算灵光!
以后啊,希望能接我的班,把生意做大做强!”
另一位邻居接口:“苏老师家的月华才叫乖呢,文文静静的,像个小学究,以后肯定也是个女状元!”
苏老师谦逊地笑了笑:“孩子还小,谈不上。
只希望她平安喜乐,多读点书,明事理就好。”
大人们的话语像夜风一样飘过,但其中蕴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期望,却像两颗种子,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偶然安静下来、靠在母亲身边的林星辰心里。
他看看意气风发的爸爸,又看看温文尔雅的苏叔叔,第一次模糊地思考起“以后”的样子。
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玩累了的小伙伴们开始玩“丢手绢”的游戏。
林星辰跑得飞快,像一头矫健的小豹子。
轮到苏月华丢手绢时,她轻手轻脚地,把手绢放在了林星辰的身后。
林星辰反应极快,抓起手绢就跳起来追。
苏月华惊笑着跑开,她的黄裙子在月光下像一只翩跹的蝴蝶。
林星辰很快追上了她,轻轻拉住了她的裙角。
“抓住你啦!”
他得意地喊。
苏月华回过头,小脸因为奔跑而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羞涩又开心的笑意。
那一刻,童年的快乐是如此纯粹,掩盖了所有潜在的差异和未来的隐忧。
游戏散场,大家各自回家。
林星辰牵着妈妈的手,回头看了一眼走在苏老师身边的月华。
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走到家门口时,他听到苏老师用不高但清晰的声音对苏妈妈说:“林家生意做得是红火,但听说……最近好像投了个新项目,风险不小……”后面的话,随着关门声,听不清了。
林星辰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自家崭新气派的小楼,又望了望隔壁那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安宁的老梨树,心里莫名地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惑。
爸爸的生意,怎么了?
夏夜微凉的风吹过,带着月季的余香,也仿佛带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未来的风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