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林川阿香)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林川阿香)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分类: 穿越重生
  • 作者:一盏橘灯
  • 更新:2025-09-28 22:27:21
阅读全本
《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中的人物林川阿香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穿越重生,“一盏橘灯”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内容概括:现代华尔街金融分析师林川因加班过度穿越到古代大宁朝青州府落魄书生林昭身上,面对族亲霸占家产、权贵垄断商业的困境,凭借现代金融知识,从街头摆摊卖自制胭脂起步,逐步建立涵盖胭脂、丝绸、粮食、运输、海外贸易的商业帝国。过程中与冷艳商户之女苏清雪、温婉宰相之女楚婉宁、妖娆花魁柳若烟、精灵古怪江湖女叶小棠产生情感纠葛,通过商战手段打脸欺压自己的族亲、贪腐官员、垄断权贵,最终成为大宁朝“商圣”,抱得美人归,推动王朝商业立法,实现人生逆袭。

《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林川阿香)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重生古代,穷书生的暴富传奇)最新章节在线阅读》精彩片段

林川是被冻醒的。

后脑勺像被重锤砸过的钝痛里,他首先触到了一片潮湿——粗布麻衣贴着后背,能清晰感觉到稻草的刺痒,还有霉味混着雨水的腥气往鼻腔里钻。

指尖蹭过青石板,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哆嗦。

他猛地睁眼,入目是剥落的墙皮,几缕晨光从破漏的房梁间漏下来,在地上积成斑驳的水洼,映出他蜷缩的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腐朽味,像是木头和稻草共同发酵的陈旧气息。

“这是……哪?”

他撑着爬起来,指节磕在青石板上,凉意顺着骨头往上窜。

记忆突然如潮水倒灌——华尔街办公室的落地窗外还亮着凌晨三点的灯,他抱着最后一份财报核对数据,眼前发黑前的最后念头是“再坚持半小时就能交差”,可再睁眼,就成了这副模样。

原主的记忆汹涌而来:林昭,字明远,青州府有名的“穷酸书生”。

父母早亡,族亲林大富以“照顾幼弟”为名霸占了祖宅田产,最后只留这破庙容身。

昨日为凑钱买笔墨,冒雨去城外采了半日芦苇做笔杆,回来路上摔进泥坑,这才晕了过去。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林川捏了捏饿得发慌的肚子,低头看着自己袖口磨破的补丁,“我穿成了古代穷书生,身无长物,再没进项就要饿死街头?”

屋檐又漏下一滴水,精准砸在他手背上,凉丝丝地滑进衣袖。

林川深吸口气,摸出怀里半块发硬的炊饼——原主最后的存粮,昨天掰成两半,另一半今早当早饭。

他咬了一口,麦麸扎得嗓子生疼,却突然笑了:“华尔街分析师能玩转纳斯达克,还能栽在古代卖字上?”

晨光渐盛时,林川攥着一卷自写的诗稿出了破庙。

青州城的青石板路上飘着油泼面的香气,混合着柴火烟味和街边摊贩的吆喝声。

他喉结动了动,摸了摸空荡荡的钱袋——原主最后的铜钱前天买了墨锭,现在连一文都不剩。

“客官来碗阳春面?

两文钱管饱!”

面摊老板掀开木盖,白汽裹着油花腾起,带着一丝咸香扑面而来。

林川脚步顿了顿,终究别过脸去。

书市在东街,几个书摊支着蓝布棚子。

林川寻到最边上的老赵书摊,那老头正翘着二郎腿抠指甲,手指粗粝,指甲缝里嵌着墨渍,见他过来,眼皮都没抬:“又来卖字?”

“赵叔,这是新写的《醉翁亭记》。”

林川展开诗稿,墨迹未干的小楷在晨光里泛着墨香,隐约还残留着昨夜熬夜写字时烛火熏染的气息,“您看这字……停!”

老赵突然抬手打断,捏起一张纸对着光看了看,皱眉道,“字是不差,可现在书生多如牛毛,谁稀罕你这手破字?”

他屈指敲了敲桌面,声音沉闷,“三文一张,爱卖不卖。”

林川心口一沉。

原主记忆里,这老赵最会压价,可他实在没别的销路——城南的书铺只收举人以上的墨宝,他一个童生,连门槛都进不去。

“三十张,九十文。”

他攥紧诗稿,声音发哑。

老赵眯眼笑了:“三十张?

你当我慈善堂?

最多三十文。”

他从钱袋里摸出一串铜钱,叮当作响,“爱要不要,过了晌午我可走了。”

林川盯着那串铜钱。

三十文,够买五斤糙米,够撑半个月。

他咬了咬牙,把诗稿推过去:“成交。”

老赵收了稿子,转身就把蓝布棚子的“新收学子墨宝”牌子挂得更高。

林川蹲在街角啃炊饼,看着人潮围过去——有个穿绸衫的公子翻了翻诗稿,眼睛一亮:“这小楷有柳骨颜筋的意思,二十文一张我要了!”

“二十?”

老赵捋着胡子笑,声音里透着得意,“公子好眼光,这可是青州城最有灵气的书生写的,最低十五文。”

“十五就十五!”

公子掏银子的手都没抖。

林川差点噎着。

他数着那公子买走五张,又有个老学究买了三张,不过半柱香,老赵己经收了小半吊钱。

他猛地站起来,铜钱串子在怀里叮当作响——刚才那三十文,够老赵赚多少?

“十五文一张收,三文一张买……”他在心里快速计算,“每张净赚十二文,三十张就是三百六十文!”

后槽牙咬得咯咯响,林川大步走到书摊前,“赵叔,我要回我的字。”

老赵正数钱,头都没抬:“卖出去的东西还想反悔?

规矩你懂的。”

“我不懂规矩,但我懂账。”

林川弯腰捡起块碎石,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曲线图,声音坚定,“这是需求,这是供给。”

他指着围观的人群,“刚才有七个人想买字,你只有三十张,这叫供不应求。”

“啥玩意儿?”

老赵瞪圆了眼。

“简单说——”林川指着地上的图,声音提高,“我的字值多少钱,不是你说的算,是这些想买的人说的算。”

他转向人群,“各位街坊,我这字要是自己卖,一文都不多要,就按刚才那位公子说的十五文!”

围观人群哄然。

有个胖妇人戳着老赵的脊梁骨:“好你个老抠,三文收十五卖,黑心得很!”

老赵脸涨得通红,正要发作,斜刺里窜出个穿短打的青年。

王二狗,西街有名的混混,平时专捡软柿子捏。

他嬉皮笑脸抓起林川怀里剩下的半卷诗稿:“这字我买了,五文一张!”

“还给我!”

林川扑过去,王二狗一闪身,踩着青石板跑了。

林川追出两步,突然听见旁边传来叹气声——卖胭脂的小娘子阿香正蹲在摊前,竹篮里的胭脂盒落了层灰,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阿香姐,生意不好?”

林川抹了把汗。

阿香苦着脸:“这月都没卖出去十盒,隔壁张屠户家的闺女都改用花粉了。”

她忽然眼睛一亮,“林公子字写得好,要不帮我在胭脂盒上题几个字?”

林川盯着竹篮里的素白纸盒,灵光一闪。

他抽了张包装纸,蘸着阿香的胭脂当墨,在背面写了副对联:“点绛唇间春色满,匀脂颊上晚霞生”。

写完吹干,往竹篮上一挂。

“哎这字配胭脂盒怪好看的!”

刚才买字的公子又凑过来,“这胭脂多少钱?”

“十文一盒!”

阿香赶紧喊。

“给我来两盒。”

公子掏银子,“再把那对联写的纸给我,二十文!”

围观的人围得更紧了。

林川又写了几幅“眉如远黛,面似芙蓉”的小楷,贴在胭脂盒上。

阿香的竹篮很快空了,林川的钱袋也鼓了——光是卖字和“题字费”,就赚了一百多文。

“各位街坊!”

林川站到板凳上,举着剩下的包装纸,声音清亮,“明日起我就在这阿香姐摊前卖字,不经过手,一文钱都是实价!”

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

阿香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往他手里塞了两个热乎的糖糕:“林公子,这算搭伙钱!”

林川咬着糖糕,感受着钱袋里铜钱的分量。

晚风掀起他的破袖,带着一点甜腻的胭脂香,他望着西边的晚霞,心里己经有了盘算——明天得去买些便宜的竹纸,再找个刻版的师傅……“系统?

金手指?”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笑出了声,“华尔街教我的,够用了。”

夜色渐浓时,林川摸着怀里的铜钱回了破庙。

油灯下,他翻出原主的旧书,在空白处画满了供需曲线和成本核算表。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他却睡不着——明天要早起去纸坊,得谈好批量用纸的价钱;还要找刻工,把常用的对联刻成模板……破庙的漏雨处还在滴答,可林川望着墙上自己新写的“勤”字,忽然觉得这破庙也没那么冷了。

查看完整章节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